導語 對于5G生態的較早布局以及其本身在研發層面的較大投入,也讓OPPO的“萬物互融”愿景離現實又更近了一步。
什么將成為今年巴塞羅那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亮點?不少觀察者給出的答案是5G。
5G這個議題不僅正從科技和消費電子圈向其他更廣泛的領域蔓延,一系列圍繞這一技術的落地產品也推出在即。其中,5G手機成為了競爭最為激烈的“戰場”。
OPPO也是參戰者之一。在MWC期間舉辦的2019 OPPO創新大會上,OPPO這個在人們傳統認知中以影像技術為亮點的品牌,除了推介最新的“10倍混合光學變焦技術”之外,還對外展示了旗下的首款5G手機。另一個細節也顯示出OPPO對5G時代的決心,它在同一場發布會上宣布與四家海外運營商合作發起了“OPPO 5G登陸行動”。這個合作橫跨三大洲,將讓部分消費者提前體驗到5G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
▲2019 OPPO創新大會上OPPO副總裁蔣安奕展示了OPPO首款5G手機
“我們要把握5G趨勢,爭取首批發布5G手機,積極探索創新性應用場景。”在1月18日的OPPO 2019萬人年會上,創始人陳明永做出了以上最新的戰略性表態。
陳明永布局5G的信心或許來自于上一次歷經通信技術迭代后累積的心得——“當年3G賣得非常好的時候,OPPO應該是3G轉4G最快的。這個最快我們甚至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后來發現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因為更多的人率先買了4G并且用起來很舒服。”在另外一場由高通舉辦的技術與合作峰會上,陳明永向臺下來賓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當通信技術變革的車輪再次滾滾向前,唯有順應趨勢才能獲得最好的出路。畢竟,消費者始終會在不同的解決方案之間聰明地尋求優質的使用體驗。
5G手機大戰開跑前夜
不夸張地講,遍布全球各地的手機品牌商、運營商、經銷商和通路商,都在屏息等待著5G手機大戰開跑的號角,誰都難以忽視這場戰爭可能對現有市場格局造成的沖擊。
眼下,各大研究機構開始熱衷于討論5G手機到底能夠生成多大的市場——全球知名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預估2020年5G手機銷量將達到6500萬臺,總部位于香港的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則預計2021年全球5G手機銷量將高達1.1億部。無論如何,5G時代的到來不僅正在形成龐大的市場,而且也可能在短時間內醞釀出一波集中換機的需求。
相較于前幾代通信技術,5G對于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來自更快的網速,這也成為其本身最大的賣點之一。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高達每秒10Gbps時,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只需要幾秒的體驗顯然對消費者來說有著極大的誘惑力。
誰都清楚大技術變革引發的集中換機意味著什么,稍微回顧下手機的發展史,就能看出它可能對手機廠商的座次安排產生深遠的影響——3G和4G時代的到來將曾經的市場王者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掀翻在地,并讓三星和蘋果這些后發者異軍突起。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這樣的劇情很有可能將在4G向5G過渡的變革期再次上演。
在龐大的利益和被“甩出車外”的恐懼等雙重因素驅使下,在今年MWC舉辦期間,不少知名廠商也都積極地加入了5G手機大戰。戰火還蔓延到了運營商和芯片廠商這些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在美國,AT&T、Verizon、Sprint和T-Mobile已經為5G的主導權吵得不可開交。故事的最新發展甚至頗富戲劇性,AT&T為了讓消費者盡快“用”上5G,甚至把安卓手機上顯示的“LTE”換成了類似“5GE(5G進化)”的圖標。這種細微的調整很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連接上了5G網絡,但事實是網速并沒有加快多少,消費者的終端設備仍然連接著4G網絡。
不惜通過“造假”的方式也要牢牢把控5G時代的話語權,這些細節背后展現的是身處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企業都不愿意放過眼前幾乎觸手可及的5G紅利,OPPO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說此前幾代通信技術解決了人與人之間信息傳輸的問題,那么即將到來的5G技術憑借高傳輸速率和低延時等天然優勢將解決人與物、乃至物與物之間的連接。此前喧囂了許久的IoT在技術層面的地基終于夯實,對于OPPO而言,它的思路也簡單明確:通過打通5G手機這一未來IoT的樞紐,從而搶占萬物互融時代更大的市場紅利。
▲OPPO產品經理王以恒在2019 OPPO創新大會上展示10倍混合光學變焦技術
不只是手機品牌,而是技術公司
OPPO在智能手機時代的快速崛起,與其積極的品牌營銷活動不無關系。當消費者談到OPPO,他們往往會想到巨額的廣告營銷投入、亮眼的品牌代言人與廣告,以及對用戶心理的精準洞察。但品牌營銷活動往往在產品同質化較高的時候適用,當技術變革推動著產品之間不得不分出高下時,左右消費決策的因素便成為了技術儲備本身。
OPPO顯然更希望被視為一家技術公司。在1月舉辦的萬人年會上,陳明永提到“把握5G、AI、大數據、云技術的發展機遇,構建自有的、領先的軟件工程能力”。羅列出的一眾技術名詞不僅代表手機行業的未來趨勢,更需要廠商面向未來的更多想象力。
早在2015年,OPPO就已經成立了通信標準團隊,并且在5G標準制定初期就作為為數不多的終端廠商代表參與其中。到了2018年,這家在前臺光鮮亮麗的品牌也默默加速了前沿技術實力的儲備,一系列相關成果開始被密集端出,譬如在2018年5月10日,它成為了全球范圍內首個采用3D結構光技術完成5G視頻通話演示的廠商。
▲OPPO研究院標準研究中心總監唐海在2019 OPPO創新大會上介紹OPPO 5G研發進展
3D結構光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可能稍顯陌生,但是談到蘋果的Face ID和Animoji可能就會恍然大悟。當虛擬世界開始從2D平面向3D立體世界邁進時,3D結構光無疑能夠讓手機感知一個更加真實和立體的世界。
這種手機感知方式的突飛猛進除了讓解鎖、加密與支付變得更加安全,還能滋生出更多以往意想不到的玩法——例如讓人們進行通話時的每一個表情細節變得更加真實,讓設備能夠準確解讀使用者的情緒變化并提供相應服務,以及結合OPPO的優勢影像技術完善美顏效果甚至實現真正個性化的“千人千面”。
就在不久之前,《連線》雜志創始執行編輯凱文·凱利發文直指:與現實世界對應的“鏡像世界”將成常態,而這個全新時代將由AR技術驅動。在前5G時代,掣肘AR與VR技術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便是低傳輸速率影響了圖像實時渲染,以及高延時引發使用者頭暈等體驗問題,然而這些曾經難以突破的技術難關正被5G技術逐個突破。
OPPO在3D結構光上的嘗試,至少讓AR游戲有了更多吸引力。想象一下,當你的頭像借助這一技術能夠準確植入到3D游戲中并創造屬于自己的游戲角色,5G時代的云渲染又能讓游戲者的面部實時呈現與游戲環境無縫融合。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似乎讓斯皮爾伯格在《頭號玩家》中營造的未來幻景變成了現實。在今年MWC展會上,OPPO也將攜手合作伙伴進行了5G云游戲的現場展示。無論如何,5G技術的不斷精進讓游戲在未來擁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正如此前一場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所言,OPPO想要“連接立體的未來”。
從5G到“萬物互融”
根據內部數據顯示,OPPO的研發資金投入在2019年將翻一番以上,從40億元提升至100億元的水平。對于研發的重視使得OPPO當下的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330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26000件,授權數量也有8000件之多。從這樣的數據表現來看,OPPO已經具備了應對新浪潮的技術實力,甚至它還希望能夠引領潮水的方向。
▲Qualcomm Incorporated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在2019 OPPO創新大會上致辭
OPPO在今年年初的最新架構調整值得注意。在1月14日,它宣布成立一個名為“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的全新部分,這個部門將負責布局5G+與IoT平臺的相關工作,公司副總裁劉波成為了這個部門的負責人。
實際上,在成立這個新部門的背后潛藏著OPPO內部對下一個技術世代的判斷——“手機未來仍將是萬物互融的核心及樞紐,是用戶最高頻使用的技術終端”。這意味著當面對IoT乃至AIoT的浪潮時,雖然智能音箱等新型終端形態層出不窮,但手機終端制造商們仍然占據著一個不錯的位置。
在去年三星Galaxy Note9的發布會上,三星發布了一個名為“三星智家”的IoT品牌。通過這個平臺,用戶可以接入不同的智能家電產品,并用名為The New Bixby的人工智能來管理所有智能產品;而在今年的小米年會上,其也正式啟動了“手機+AIoT”的雙引擎戰略,并表態將在五年內向AIoT領域投入超過100億元。
無獨有偶,OPPO此前也發布了全新智能助理Breeno。除了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智能服務之外,它還擔負著IoT時代“泛生態智慧中樞”的角色。換句話說,它將成為手機的AI大腦,不僅讓手機與用戶之間的交流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還能夠成為協調所有智能設備的“控制臺”。在OPPO的構想中,除了家里的IoT設備之外,消費者的可穿戴及車聯網等其他所有能想到的智能產品均能在Breeno的協調下發揮更大的效用,從而讓服務得以觸達用戶生活的不同場景乃至每個角落。
在“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的規劃中,智能手表、智能耳機等聚焦運動健康場景的產品將成為研發的優先選項。另外,OPPO也將在不久后推出一個名為“智美心品”的全新子品牌,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及選品等三種模式來擴展產品線。一系列戰略的背后意圖簡單清晰:在5G和IoT大潮的共同催化下,OPPO的觸角將以手機為原點向外延伸,最終的目的是讓消費者在新技術環境下能夠擁有更順暢的智能生活體驗。
不過當下,OPPO的手機業務也正經歷著不錯的增長——根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OPPO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在第四季度達到3180萬臺,同比增長20%;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達到8.8%,同比增長幅度接近三成。
從另一個消息也可以看到OPPO依然對手機業務充滿信心。就在OPPO發布會后,OPPO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公開表示OPPO將推出全新系列產品,并將融入新的軟件、硬件、服務等。在已有產品線基礎上新增產品系列,往往也代表著手機廠商拓展細分市場的舉動,而OPPO開辟的新系列,則更會是面向高價位市場的延伸。
當手機成為IoT時代的行動中樞,設備本身出貨量的多寡便決定了IoT生態布局初始時話語權的高低。至少從市占率等數據層面而言,OPPO已經具備了不錯的基礎;對于5G生態的較早布局以及其本身在研發層面的較大投入,也讓OPPO的“萬物互融”愿景離現實又更近了一步。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同心智造網(www.112xyz.com)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