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i機器人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擬以股票代碼“XI”在納斯達克上市。
小i機器人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研發;投資于技術基礎設施、營銷和品牌;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據了解,小i機器人成立于2001年,研發并擁有自有知識產權的認知智能平臺(CIAI)[Cognitive Intelligence(認知智能)AI],結合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情感計算和數據智能和超級自動化等六大技術。
形成AI+聯絡中心、AI+金融、AI+城市公共服務、AI+建筑、AI+元宇宙、AI+制造以及AI+智慧醫療等多元化產品及產業形態,業務主要涵蓋基礎技術平臺、會話機器人、云服務、行業解決方案、機器人解決方案等。
在這個已經到來的元宇宙時代,小i機器人稱,正在大力踐行著它的元宇宙戰略落地。
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和吉利分別持有小i機器人6.60%和6.53%的股份,為前兩大外部投資方。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和2021年,小i機器人的營收分別約為1386萬美元和3252萬美元;2022年上半年,小i機器人的營收從2021年同期的887萬美元增加45.0%至1286萬美元。
2021年,小i機器人的凈利潤為337萬美元,相較于2020年706萬美元的凈虧損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上半年,小i機器人的凈利潤為59萬美元,2021年同期則凈虧損299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i機器人曾起訴蘋果侵犯了自己的技術專利,并索賠100億元,至今已三次對簿公堂,在今年的8月18日,以及去年的3月16日和9月28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了審理。
而小i機器人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蘋果公司語音識別技術Siri侵犯其專利的時間為2012年6月21日,這兩者在公堂對線的時間滿打滿算已經有10年之久了。
據悉,小i機器人起訴蘋果侵權了他們一項名為“一種聊天機器人系統”的專利,專利號ZL200410053749.9。這項專利的互相博弈持續了八年,最終在2020年6月29日,以最高人民法院確認專利有效結束。
2020年8月3日,小i機器人對蘋果提出訴訟,并索賠人民幣100億元。隨后,上海高院已經正式受理本案。值得一提的是,小i機器人在8月31日還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繳納了超過千萬的巨額訴訟費。
2021年高潮再起,小i機器人向上海高院提出停售蘋果iPhone的禁令。案件的發展也愈發引人關注,甚至連知名海外媒體也都開始報道,包括有路透社、CNBC等。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同心智造網(www.112xyz.com)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